目前来看,虽然审批出现波折,耽误了接近1年时间,但好歹获批的曙光就在眼前。

随着获批在即,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

1、国内市场规模。

2、正大天晴可能何时获批,会比双鹭晚多久。

3、双鹭的销售能力。

4、正大天晴即使获批,能不能卖,即是否侵犯新基的晶型专利。

先说234,这几点比较简单;之后再重点说第1点,也是最关键的。

第2点,正大天晴可能何时获批。根据最新政策,首仿药有1.5年的保护期,因此正大再快也要比双鹭晚一年半。按照正常速度,从申报生产到获批三四年比较正常。

第3点、双鹭的销售能力。双鹭的销售能力比较渣,这是比较共识的。从替莫唑胺也能看出来,近10亿的市场,三个厂家,默沙东、天士力和双鹭,基本被默沙东和天士力瓜分了,双鹭2011年获批,到如今也6个年头了,汤都没喝上。现在通过信忠搞销售,有所改善,但能改善多少,也不好说。

第4点、正大天晴即使获批,能不能卖,即是否侵犯新基的晶型专利。这个估计没几人能知道,达沙是前车之鉴。梁董秘曾暗示说正大的达沙有侵权问题,但这几年正主BMS都没吭声。不过正大的达沙2013年获批,16年才卖8667万港元,不知是否跟正大在这个药上比较谨慎有关。正大的达沙究竟是否够硬气,还得看最终能不能通过一致性评价。正大在来那度胺上继续这么玩是否还行得通,也没人知道,毕竟来那度胺对于新基的重要性远大于达沙替尼之于BMS。

说完上面几点主观成分比较重的,下面重点说说第一点,国内市场规模,这点是关键的关键。如果市场够大,双鹭有先发优势,那么即使有正大天晴的竞争,也没什么可怕的。

网上嘲讽双鹭的大V们,最喜欢拿出的理由就是中国的MM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到二,而美国MM发病率是十万分之六。

去年4月份,就在双鹭的来那度胺被列入优先审评后,医药魔方有篇文章《国产「来那度胺」喜获优先审评:一个甜蜜的陷阱?》,以貌似“客观翔实”的数据和分析,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1、至少在中国,硼替佐米用于一线治疗,来那度胺用于二线治疗的地位已经很明确了

2、双鹭的来那度胺用3~5年时间能争取2800患者就不错了。

各位看官,你没看错,原文写的是2800,不是28000。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差点没喷出来。这位仁兄不知是水平不行,还是屁股坐歪了。我猜后者的可能性大些,作者可能就是几年前跟梁董秘打过口水仗的那位大V。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网上盛传的数据是十万分之一到二。但这个数据出自何处,没人知道,只是以讹传讹。中国目前为止没有像样的肿瘤统计数据,更别说多发性骨髓瘤这种“小病种”了。

网上能找到的权威专家关于中国MM发病率的数据,只找到了天津市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张翼鷟2014年在一次访谈中说的“我国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到四”。

既然国内没有权威数据,那就看看国外的数据。

美国2014年MM数据:总体发病率6.53,其中亚裔及太平洋岛裔发病率3.8(部分为黄种人),印第安人及阿拉斯加原住民5.1(黄种人)

日本MM数据:2010年6356,发病率5.0;2012年6877,发病率5.4;2014年7700,发病率6.06;2016年8700,发病率6.85。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人跟日本人人种相近,MM发病率即使比日本低,也不可能低太多。按发病率5计算,中国14亿人口,每年MM发病人数达到7万。当然很多MM病人被误诊为其它病,或甚至不诊,导致实际接受正确MM治疗的病人远少于这个数,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随着MM诊疗水平的提高、医保的覆盖,实际接受正确MM治疗的比例会逐渐提高。

回到医药魔方那篇文章,里面的很多东西不值一驳。这里想再说几句的是,作者认为在中国,来那度胺即使获批,也干不过硼替佐米。使劲吹西安杨森多么的牛逼,却只字不提硼替佐米的副作用。网上随便一搜,硼替佐米的副作用大得很,很多病人用了硼替佐米疼得受不了。至于疗效,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过既然国际市场上来那度胺跟硼替佐米的市场份额是三比一;去年底、今年初卫计委和人社部两次找新基谈来那度胺,却不找杨森谈硼替佐米。在国内硼替佐米并不贵的情况下,硼替佐米并没有纳入医保。这些不都说明了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