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肝炎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7月28日,我们将迎来第七个世界肝炎日,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Eliminate Hepatitis"(消除肝炎),而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肝炎基础科普
根据病因,肝炎一般分为五大类: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之一,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60万例,约456万为慢性丙肝患者。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我们先了解一下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触传播(如果皮肤没有破损是不会传染)。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
一般来说,各型肝炎的预防都要遵循三个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另外需注意:对于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预防措施;而对于甲肝和戊肝,应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另外甲肝和戊肝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预防;丙肝的预防可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等。
常用治疗药物
以最常见的乙肝为例,治疗的药物一般分为三大类:
1、保肝药物:一般指辅助及对症治疗的药物,其种类众多,又分为综合作用的药物,缓解炎症药物、降酶药物、退黄药物等。
2、免疫调节药物:一般包括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α等);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重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其他如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3、抗病毒 药物:抗病毒治疗也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α干扰素如赛若金(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口及国产干扰素α2b、α2a、组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核苷类似物如拉夫米定、泛昔洛韦、恩替卡韦等。
而治疗丙肝的药物,一般有核苷类药(以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为代表)、蛋白质类药(如α干扰素)、中药类制剂(如水飞蓟素、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氧化苦参碱制剂等)
最后,是一组来自WHO的数据:截止2015年底,全球估计有3.25亿人感染慢性肝炎,其中约有2.57亿人感染乙肝病毒,7100万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全球估计只有9%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和2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接受了检测和诊断。确诊病例中,只有8%(170万)的乙肝感染者和7%(110万)的丙肝感染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2015年,全球因病毒性肝炎导致了134万人死亡,死亡人数与结核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相当,超过了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并呈现增长的趋势;新发肝炎感染者持续增加,特别是丙肝。全球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已经从疫苗使用前的4.7%下降至2015年的1.3%。乙肝疫苗每年可预防450万儿童感染乙肝。但是,每年依然有175万成人为新发丙肝病例,这主要是由于注射毒品和某些国家的卫生保健机构不安全注射所致。
WHO提出2030年的目标是:90%的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得到检测,80%的适应症患者得到治疗。在全球民众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相信,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是有信心完成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