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基石药业将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基石药业IPO的定价为每股12港元,该公司计划发行高达1.86亿股股票,募集资金22.32亿港元。

       成立3年,14款在研品种,9款进入临床

       与绝大多数赴港IPO的创新药企业一样,基石药业是一家尚未盈利,且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招股书披露,基石药业产品线有14种候选药物,其中9款处于临床阶段,5款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基石药业产品管线

       来源:基石药业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14款候选产品中有4款是从国外授权引进,基石药业具有它们在大中华区的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权益,目前均已进入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

       另外,基石药业有3款处于临床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骨干候选药物,分别是PD-L1抗体药项目CS1001,PD-1抗体药项目CS1003以及CTLA-4抗体药项目CS1002。

       从项目最新进展来看,PD-L1抗体药项目CS1001、从Agios制药引进的IDH1抑制剂ivosidenib项目以及从Blueprint Medicines引进的KIT/PDGFRα双靶点抑制剂avapritinib项目均已经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1)PD-L1抑制剂CS1001进展与竞争

       基石药业PD-L1抗体药项目CS1001在同类项目中算是比较有优势的。截至今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批准4种PD-1药物上市,但尚未有任何获批的PD-L1抑制剂。2018年12月26日,阿斯利康向NMPA递交了其PD-L1药物Imfinzi(Durvalumab)注射液的上市申请,适应症为不可手术的III期NSCLC,预计将在2019H2获批。2月25日,罗氏也向NMPA递交了其PD-L1药物Tecentriq(Atezolizumab) 注射液的上市申请。

       基石药业的PD-L1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处在III期研究阶段,国产PD-L1项目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的还有恒瑞医药的SHR-1316(小细胞肺癌)和康宁杰瑞的KN035(胆管癌)以及正大天晴的头颈部和鳞状细胞癌。

       4种进展最快的国产PD-L1项目对比

       来源:医药魔方NextPharma

       基石药业官微显示:CS1001项目已于2018年年底在美启动了I期临床试验,并在今年2月初与英派药业的PARP抑制剂IMP4297启动了联合用药研究。

基石药业今日在香港上市 有望摘下首个国产PD-L1药物

       2)引进项目推动速度较快

       2018年,基石药业与两家海外创新药公司达成了授权许可协议,引进了4款项目。分别是从Agios制药引进的IDH1抑制剂ivosidenib(签订协议后1个月,该药物就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具有1DH1基因突变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成人患者),从Blueprint Medicines引进的KIT/PDGFRα双靶点抑制剂avapritinib、RET抑制剂BLU-667及针对FGFR4靶点的候选产品BLU-554。

       Ivosidenib(TIBSOVO)全球III期试验(AGILE)已于2018年9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评估ivosidenib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治疗新诊断的IDH1突变型、不能接受强化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基石药业负责该全球试验在中国的全面开展。

       就在今年2月25日,基石药业宣布:与Blueprint合作产品avapritinib也获得NMPA批准,在中国开展其作为三线或以上治疗KIT基因突变驱动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III期临床试验。

       因技术驱动,研发投入巨大

       从基石药业的产品管线不难看出,丰富且精心设计的以肿瘤药物为主的产品组合十分诱人。基石药业主要采用VIC研发模式(VC+IP+CRO),其临床试验及临床前研究、候选药物的生产都主要外包给其他机构。

       招股书显示:成立三年来,公司一直在亏损。2016年、2017年,亏损分别为2.53亿元、3.43亿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亏损额达到11.62亿元。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不超过18亿元。其中2016年、2017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47亿元及2.13亿元,主要为支付给CRO的合约成本。2018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5.08亿元,是2017年同期的5倍。

       众所周知,新药研发是一项高风险且高投入的事业。德勤从2010年开始每年底都会发布新药研发效率的统计报告,2018年的最新数据格外残酷:全球TOP12药企的在R&D上面的投资回报率仅1.9%,是德勤连续9年报告数据以来的最低值,而2010年时候这个数值是10.1%。

       显然,与国际水平的R&D相比,基石药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仍然属于“九牛一毛”。基石药业在招股书也表示,预期在至少未来几年会产生重大开支及经营亏损,因为后续支出只增不减,包括临床前研究及开发活动、在研药物的临床开发并寻求监管批准、管线产品商业化、增聘人员等,都需要大额的花费。

       豪华的一级投资阵营

       事实上,基石制药在上市前已进行了数轮融资,共募集了约4.12亿美元资金。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基石药业在2016年3月完成A-1系列至A-3轮融资,共筹集资金1.5亿美元,2016年4月,基石药业苏州在苏州成立。2018年4月,基石药业开始其B轮融资,共筹集资金2.62亿美元,为当时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最大一笔B轮融资。估值水平亦由2016年3月A-1首轮融资的8500万美元,飙升至去年B轮融资的1.055亿美元。

       基石药业的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博裕资本、元禾控股、云锋基金、中信产业基金、泰康等。前三大股东分别为WuXi Ventures、博裕资本持股为19.36%,正则原石及其联属人士持股为12.94%。江宁军直接持股为2.12%。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