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运营的跨国药企从未停止过对本土化研发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在进入了公司资产重新定位的新阶段。2017年,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关闭(如礼来和葛兰素史克)或分拆(阿斯利康)公司知名自主研发中心的决定,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近乎15年单向投资的分水岭。
市场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内地生物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及制药行业普遍的研发生产率危机都是促进方式转变的因素。据GBI调查,大型制药公司转而采取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虚拟战略合作,旨在提高效率,为非传统技术创新做准备,和以及利用新的融资机会。
以为首的跨国公司早在21世纪初已开始在中国建立自主药物研发中心,在过去15年间,陆续有全球10大制药公司的8家大型药企投资数十亿美元(见表1)如法炮制。 这些实验室通常针对中国未满足的疾病负担定制药物研发,被形容为跨国公司“在中国,为中国”立场的基石。 因此过去两年对跨国药企研发中心的削减和关闭层出不穷的报告不免使人忧心忡忡。2017年9月,礼来制药正式宣布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研发中心;11月,GSK宣布将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而在更早的2016年,诺华宣布关闭细胞和基因疗法部门;艾伯维则在2015年关闭了肾病研究中心。
尽管跨国公司的中国团队与其全球业务在沟通协调方面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其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非毫无建树。跨国公司实验室近期呈现了多个国内研发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然而,跨国药企在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功并非平分秋色,罗氏和诺华轻而易举地成为研发领军企业。 2015年一项评估跨国公司中国研发工作效率的研究发现,大型制药公司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中,这两家瑞士公司占有了超过80%,其中包括2004年至2014年引证的中国研发活动。表2列举出了一些由跨国药企在中国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的药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