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在去年12月中旬制作“2017年制药圈十大热词”的时候,药圈的人,不是药圈的人,都处于一种“牛市刚刚启动”的亢奋情绪之中……

       那个时候,创新药龙头恒瑞的市值刚刚突破2000亿,有人喊出了“3000亿可期,5000亿不是梦”的口号;一致性评价工作刚刚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大天晴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众多领跑的仿制药企业都憧憬后面政策红利的兑现;进口药的审批无论是速度还是数量上都创下了记录,很多外资大药企把增长的重心倾斜到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身上;忙忙碌碌又一年的药监机构以远见和执行力赢得了产业界前所未有的尊重,被预测可能会在年后的政府机构调整中再升一级……

       时至今日再次进行年度回顾的时候,竟发现2018年是截然不同的上下两个半场:群众的亢奋情绪在6月分戛然而止,之后便是长生疫苗案爆发,药监系统人事地震,资金的水龙头越拧越紧,中美贸易战开打,股票轮番闪崩,4+7采购杀伤力显现,股市的韭菜越割越少……“成功者”早已高位逃顶,“失败者”还在等待不远的春天。

       即将过去的2018年,大家被风险教育了够。确定的是高层的改革正在把中国制药产业向着有利于自身长远健康发展的方向推进;不确定的是,当改革的大刀砍向沉疴积弊时有多少企业能够顺势而为?

       Anyway,跟去年一样,医药魔方梳理了2018年度制药圈的重大事件脉络,盘点列举了2018年的十大热词,并邀请了一些行业人士进行点评。所谓「年度热词」,我们希望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热点事件本身的简单描绘,而是这些热词背后折射出的产业运行规律、发展趋势,并以此启发大家思考。

       各抒己见,雅俗共赏。

       01

       港交所IPO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表示过:“港交所计划在5年内超越纳斯达克,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地。”他说这番话是有底气的。据Dealogic统计,港交所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IPO募资额最高交易所。截止当前的数据,2018年可能也是港交所拔得头筹,并且创8年来最高。但是,今年在香港发行的新股表现在几个主要证券交易所中差强人意。

       港人的务实和效率确实值得学习:“允许创新型公司采取双重股权结构上市”,“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这两条打破界限的刚性条款,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许再过10年回头看,勇气与魄力仍然令人赞许。

       目前已在港交所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有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正在准备上市的君实生物、盟科医药、康希诺生物、亚盛医药、迈博药业、基石药业等。就已上市公司表现而言,两级分化:有人下行腰斩,也有人平稳上升。也许,把上市看成是创业新阶段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更适合国内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们,所以,让子 弹多飞几年、让刚上市的公司们进化几年,再来评头论足也不迟。

       去香港IPO,看起来是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们踮起脚能够到的上市门槛,特别是在贸易战和A股大门紧闭的大背景之下。

       谈到创新创业,人人都在说独角兽。独角兽不是叉着腰站在山岗上,张开嘴喝喝西北风就能长成的,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创新生态中能孵育出独角兽?我们的资本市场和各级创业园区能为这些创业公司做些什么,能让他们在大环境不好时能跃过死亡山谷、活下来并且快高长大?不是所有公司生下来就能赚几千万,身价十几亿的;金融反哺实业也要身体力行,得把宝宝养成小朋友,才能帮着出门跑腿打酱油啊。

       既来之则安之,能去港股IPO也挺好,总归募到了真金白银,活下去才有资格去谈赚多少钱。最后,希望狮子山下、香江之滨的港股今后几年能有个好收成。不多说了,去开个账户,先。

       02

       资本寒冬

       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创业者而言,不管愿不愿意面对,资本寒冬已经在那里了。

       且不说自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诸如“投资机构全员募资”之类的哀嚎,仅从自己和投资机构的接触中,恐怕创业者们就已经深刻感受到寒风瑟瑟了。面谈的态度,推进的速度,报价的力度,相比一年前甚至半年前都恍如隔世,更不要说频频传出的签约后又飞单传闻。

       其实这样的窘迫应当并不意外。且不说漫长的经济史本就离不开周期波动,但就大部分有着海归经历的创业者而言,扪心自问:2016、2017的创业大潮中,中国这些新药项目,如果放在美国,有多少在临床价值和创新程度能够值得上那九位数甚至十位数的估值?这种随便几个外企研发经历的人+license若干项目就有人愿意砸钱的状况,真的能够持久吗?总想击鼓传花,割一把韭菜就走的,不妨去看看如今的比特币价格。须知几百年的金融史中,太阳下面原本无新鲜事。

       从目前来看,至少2019,这个冬天大概率是难过的。真正理性的创业者,除非是最后的并购或者license out,否则不会太在意那虚无缥缈的估值价格。只要是真正有价值的项目,价格早晚会回归价值。在此之前,拿到合适的钱,找到合适的投资机构做partner,扎扎实实做好每个数据,这才是王道。敢说“我的数据到ASCO/JPM也拿得出手”的创业者,相信也是有足够的底气过冬。

       回想80年代初,美国经历分子生物学革命带来技术爆发,数百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齐刷刷诞生,90年代中期又大量破灭,但那又何妨?须知熬过冬天的,便是Amgen、Genetech、Genzyme。

       03

       NMPA

       CFDA这一年,总体上延续了2017年的医药审评审批改革,继续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与督查推进。无论CFDA并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改名为NMPA,还是多位将帅更换,一切还在按原节奏前进。改革已入正轨,不能回头,大体可以总结为一放一收。

       一放,大批进口原研药于2018年登陆中国市场,其中很多为直接免临床而获批上市,可谓市场大开。相应的,国内创新药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鼓励。药企的竞争环境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原有产品逻辑已不复存在。快速适应变化的药企开始崛起。

       一收,倍受关注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在各种怀疑与杂音中加速进行,也给了国家医保局操刀改革的资本。虽说未能按期完成289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但这才是本来应有的合理进度。而国家医保局的操刀以急,给一致性评价工作蒙上了一点阴影。

       这一收一放的改革,从源头上改变了药企(外资与内资)在中国的产品布局,彻底宣告了过期原研药超国民待遇时代的终结,极大地改善了国内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与供需矛盾。

       此外,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扁平与裂变传播为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健康问题很容易成演变为舆情事件,责任无限大的药品监管工作已成为高危职业。这并不利于行业发展。2018年内,NMPA在匹多莫德、鸿茅药酒、长生疫苗等多起事件中快速反应,但仍然出现大批将帅下野,令人叹息不已。

       展望2019,期望NMPA有更多的收与放,在市场规则上放,破除障碍;在有因核查上收,严惩不怠。

       04

       疫苗

       2018年初,三九严寒之中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微信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激起五味杂陈,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预防流感的意识。所以当时间来到秋冬流感易发季节,流感疫苗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了。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拥有众多生产厂家且每年都有大量供应剩余的流感疫苗竟然断货了!如果回顾一下流感疫苗重点生产厂家在2018年发生的事件,大家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7月爆出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该厂家管理层18人被批捕,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罚款91亿元,生产运营瘫痪。深交所12月11日更是向长生发出强制退市事先告知书,庆幸这家利欲熏心的黑工厂再也不能祸害民众了。

       其次是科兴生物,因为持续2年之久并不断发酵的控制权之争,升级为4月份暴力事件,造成新生产流感疫苗报废,生产车间遭受破坏,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

       还有赛诺菲巴斯德,在1月份出现流感疫苗效价下降而采取预防性措施,暂停销售并启动调查,同时也导致生产活动暂停。目前已经恢复生产,但因生产周期较长,今年产量大幅下滑。

       上述三家大户因各自原因停产导致今年流感疫苗断货。不过也有好消息。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疫苗首家批准生产,并已经供应市场(长生生物四价流感疫苗也在同一天批准生产,现在来看不提也罢)。在此之前,国内市场上都是3价,而国外已经普及4价。

       说到国内疫苗迭代落后于国外的现实情况,不得不提到另一个疫苗产品,那就是9价宫颈癌疫苗。在老百姓犹豫选择2价还是4价,亦或者远赴香港注射9价的时候,欧美市场已经悄然完成9价替代,4价停产。而当人们又对国家药监局高效率工作8天完成有条件批准进口啧啧称道之后,猛然发现现实十分骨感,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摊大饼的方式造成每个地区都是一剂难求,于是乎,黄牛和摇号这样解决供应紧张问题的中国特色方案也在9价宫颈癌疫苗接种预约中出现。

       流感疫苗和宫颈癌疫苗是众多疫苗中的两种而已,但是这两种疫苗在2018年暴露出来的问题却相当多,说白了都是监管问题。研发、审批、生产、检查、流通、使用和宣传,都让监管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说到监管,离不开法律法规。就疫苗暴露出来的问题,法律法规在制定完善之中。一、《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关于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疫苗条款、药品安全事件、药品监管等方面的条款在做进一步完善;二、《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该法将疫苗提高到了国家安全的位置,将分散在多部法律法规中的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规定进行全链条统筹整合;三、证监会将涉及公众健康安全的重大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给老百姓吃上定心丸,打上强心针,睡上安稳觉。

       05

       药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前四苦都和命相关,时运变迁,生命无常,芸芸众生一直期盼能有神医、神药的出现,救人于困顿之中。然而,回看历史,中国有“药圣”李时珍,也有“药王”孙思邈,却无人敢称“药神”,因为“神”这个字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有着不一样的寓意...

       谁能想到,在建国后不许成精的今天,在这个有着科学发展观的2018年,居然横空出世了一位“药神”。

       更魔幻的是,这个“药神”居然只是一个“商人”...

       2018年7月5日,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由真人故事改编的《我不是药神》在中国上映,即掀起了一场公共舆论漩涡,也带来了票房大卖,截止9月7日晚正式下线,累计票房30.98亿,毫无疑问,《药神》是个极其成功的商业片。

       延绵两个多月的社会大讨论已经把“药神”漩涡的方方面面的讨论都非常充分了,立场决定态度,此处也无需展开,一言以蔽之,问题的关键一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论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电影里,勇哥说:命,就是钱。张教授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这就是残酷现实...

       墙外有药VS墙内无药,富人买命VS穷人祈祷,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人性,人性当然希望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有个全知全能的神来回答“为什么是我?”的天问...

       然而,人间并没有神,有的只是阶段性的平衡与妥协。

       电影的最后,医保取代了“药神”,能否“铁肩扛公平,妙手提效率”就是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