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歌礼(Ascletis)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港交所上周起容许生科公司未有收入就可申请上市,但必须至少有一项产品通过首轮临床试验,市值并须超过15亿港元。Ascletis产品线高于最新要求,去年也有899万元人民币收益,但亏损约1.3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两个年度,歌礼并无任何产品商业化,因此没有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益。在这两年,公司分别确认收益的资金,均来自罗氏就戈诺卫许可安排作出的分期前期付款。2017年的其他收入和收益主要包括支持公司业务增长的政府补助。

       根据歌礼的公告,现时所募集的资金可能用于产品线的持续研发及戈诺卫和拉维达韦的商业化,同时,还用于寻找新的在研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联交所上市规则第8.12条,发行人须有足够的管理层人员在香港。但歌礼并无足够的管理层人员在香港,但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歌礼也向联交所申请而联交所已准豁免严格准守上市规则第8.12条的规定。公司最终采用委任两名授权代表的方式,由其担任公司和联交所的主要沟通渠道,确保该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两位代表分别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吴劲梓和联席公司秘书王渐炯。

       同时,本次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高盛、招商证券国际。

       专注HCV、HIV及HBV领域

       2013年,歌礼生物科技在中国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700,000美元,为研发和商业化的中国总部。一年后,歌礼药业成立,主要负责制造、商业化和研发,而在今年4月份,歌礼生物制药成立。作为创新型药企,公司在2015年开始了首轮融资,以此对公司进行重组。次年,歌礼进行了二次融资,并在年底完成认购。A、B两轮的融资金额达到了1.55亿美元。

       实际上,歌礼是一个一体化抗病毒平台,专注于HCV、HIV及HBV、肝癌以及脂肪肝疾病的同类最佳创新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在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及优秀过往成就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一体化的抗病毒平台,涵盖了从新药探索和开发直到生产和商业化的完整价值链。

       目前,该公司拥有五个抗病毒 药物发现和开发项目。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歌礼有两种丙肝在研药物临近商用阶段,一种处于待临床试验阶段。HIV在研药物则已经完成了IIa期的临床试验,而肝癌在研药物已完成I期和I期扩展临床试验。

       表1 歌礼产品线

       在歌礼临近商业化的资产中,戈诺卫(达诺瑞韦)是中国首个由国内公司开发的临近商业化阶段的HCV治疗药物,预计在2018年第三季度前在中国推出。作为一个直接抗病毒 药物(DAA)以及NS3/4A蛋白酶抑制剂,其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共同服用时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97%)、更短的疗程(12周)及优异的安全及耐受性表现,而目前中国主要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方案实现的治愈率约为60%,疗程为48至72周。这也是国内企业开发的第一种近商用阶段的丙肝疗法。

       拉维达韦是一个同类最佳的,针对丙肝NS5A靶点的泛基因型DAA。拉维达韦与戈诺卫及利巴韦林同时服用时构成全口服、不含干扰素的HCV治疗方案,即BDV/CNV治疗方案。这个方案是中国首个由国内公司开发的全口服、不含干扰素已经完成III期临床研究的HCV治疗方案,预计到2018年第三季度在中国提交新药申请。

       丙型肝炎为一种由HCV引起的广泛传染性肝 脏疾病,HCV并无疫苗。丙型肝炎是中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2017年,中国丙型肝炎的患病率为1.82%,估计有2520万HCV感染者。新感染者和再感染者于2017年分别为35万名和2千名。由于缺少抗HCV的突破性治疗,2017年仅约7.4万名患者得以治疗,治疗率仅0.3%。

       在中国,当下和下一代丙型肝炎疗法有三种。第一种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R);第二种为DAA+PR治疗方案;第三种为DAA全口服治疗方案。

       2017年,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就四项DAA疗法授予新药申请批准。与国内现有HCV主要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合并治疗方案相比,DAA治疗方案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及安全及耐受性表现较佳。随着2017年引进HCV的DAA,因中国患者及医生对HCV的有效治疗极为期待,中国市场及HCV治疗的竞争格局预期将会大幅度变动。

       中国HCV患者人数预计将于2026年稳步增至2730万人,丙型肝炎的患病率为1.89%。因此,中国突破性丙肝治疗方案的市场潜力巨大。

       正是由于如此巨大的市场,对歌礼而言,公司的在研药物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根据F&S报告,中国有许多跨国及国内公司进行治疗丙型肝炎的DAA临床试验。在国内,戈诺卫的一款竞争产品——sofosbuvir结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于2017年11月开始销售。分别于2017年11月及2017年6月推出的Viekirax/Exviera及Daklinza/Sunvepra均为拉维达韦的竞争产品。此外,吉利德在2017年12月提交了Harvoni的新药申请,而默沙东在2017年8月提交了Zepatier的新药申请,这两种疗法均为歌礼的RDV/DNV疗法及RDV/ASC21疗法的竞争疗法。

       开放式创新加速成长

       在歌礼成立的同一年,罗氏宣布与其合作,开发治疗丙肝的新药Danoprevir,这成为罗氏与国内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新药的“首次试水”。几年前,包括默沙东、GSK、吉利德在内的各大跨国药企都早早通过收购和合作进行创新药物研发来促进公司发展。这对当时的吴劲梓而言,启发良多。他认为,通过合作、收购进行创新药物研发已经成为跨国药企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吴劲梓带着歌礼走上了引进创新的道路,才有了后来和罗氏就丙肝新药的合作。在当时促进该合作完成的罗氏全球合作部副总裁纪晓辉看来,“世界变得越平,合作机会就会越多。”

       随后,借助资本的力量合作引进项目,让歌礼迅速在国内为行业所熟知。如今,这种合作引进也是不少创新型药企迅速推进商业化的方式。再鼎、华领等国内企业,均引进国外产品进行开发,获得大中华地区的独家权利。

       表2 歌礼5项许可安排

       随着戈诺卫开发的逐步推进,歌礼也开始考虑搭建商业化团队。2016年初,公司开始建立商业化团队,为首批产品的商业化奠定基础,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成员约145人的商业化团队,覆盖位处中国丙型肝炎最广泛的战略地位的超过850家医院。主要工作包括售前市场研究和患者分析、品牌建设、识别和教育肝炎领域约5500名专家及关键意见领袖。

       公告表示,其预计将公司的产品透过公司的分销商直接或透过其分子经销商销售给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DTP药房和其他药房。歌礼正在建立公司的分销商网络,拟在可见未来与分销商订立分销协议。在生产制造方面,歌礼已经在绍兴建设一座工厂,拥有一条生产线,设计年产为130百万片。

       药企“港漂”潮来临?

       除了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歌礼药业,有媒体报道,“新三板+H”的首单也有可能花落生物医药行业,成大生物拟申请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举行签约仪式,成大生物和君实生物均有代表出席。成大生物是全球人用狂犬疫苗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2017年净利润5.58亿元,连续两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今年第一季度,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 14.79%;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1.83%。

       为完成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并上市,成大生物拟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有公告显示,成大生物此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未考虑超额配售权的行使),并可授予簿记管理人不超过上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发行H股股票募得的资金,将以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认定的适当用途全部用于公司,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公司资本金,推动境内外业务发展等。

       于此同时,信达生物、亚盛医药、华领医药、复宏汉霖等国内医药企业,也均有报道提及拟赴港上市。

       (部分资料引用自歌礼公开的公告、和讯网、金融界)

       

点击下图,即刻登记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