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以来不断发酵的山东疫苗事件让公众的目光集中到二类疫苗这个领域。肌注的人免疫球蛋白有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的作用,但今天,我们将目光离开疫苗这个维度,转移到静注的人免疫球蛋白上,看看其在上海市医院内的使用情况。
人免疫球蛋白俗称丙种球蛋白,它是提取健康献血员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经过加工制成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适应症为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管理平台RAS的统计数据,上海市重点样本医院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用药金额5年内增长64%,并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反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医院中的应用快速增多。该药全部的处方都在二三级医院中。从细分的医院类别来看,妇儿专科医院5年内增长最高,为102%,其次为二级综合性医院(84%)和三级综合性医院(65%)。该三种医院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增长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对于该药物应用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室和诊断两个方面。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处方分布在急、门、住三个科室类别中。5年内,有该药物使用记录的科室超过100个。除血液内科的门诊和住院金额共占整体用药的14%之外,其余86%的用药分布离散,没有相对集中的科室,是典型的“万金油”式用药。从适应症来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应的使用科室应该以血液科、儿科等为主,住院科室为主要使用部门。但数据结果表明,门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份额增长很快,从2011年至2015年,门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占整体该药的使用份额从22%提升至32%。细分至门诊科室,用量大、增长快的科室有神经内科门诊(增长621%)和普通内科门诊(增长222%)。而2015年该药在血液内科的用药金额相较5年前增长了55%,甚至不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整体医院中的增长。
从诊断的维度来看,金额分布也比较松散。金额占比前3的诊断为免疫机制疾病(15%)、恶性肿瘤(5%)、肾病(5%),其余75%的用药分散地分布在200多项诊断中。除适应症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中主要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正如RAS数据结果所反映的现状,恶性肿瘤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用药金额顺位第二的诊断。但该药本身并没有防治恶性肿瘤的作用,其在治疗中仅扮演辅助用药的角色,作为被动增强免疫力的用途辅助治疗患者。
实际上,人免疫球蛋白并不能作为一种万能的补剂随意使用。作为生物技术药物,人免疫球蛋白有严格的适应症。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的相关规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该药的滥用有传播艾滋病、传染性肝炎的风险。这种情况早在2007年便有先例,2007年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导致患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2008年,江西发生致命球蛋白事件,直接导致6名患者死亡。种种前车之鉴都说明免疫球蛋白制品不可滥用。因此,上海市医院内该药科室、诊断分布离散的现象值得警示,提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上海市医院内存在滥用。
该药所带来的患者费用负担也值得关注。根据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2012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在本市销售的免疫、抗肿瘤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沪价费(2012)016号),2.5g:50ml*1瓶/瓶的单件价格不得超过561元/瓶。实际上,该药品在RAS收录的上海市样本医院药品目录中共有7条不同的品规的记录,其中6款商品以红线定价。2015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单张处方金额为1976元,其中门诊的单张金额为2142元,高于住院单张金额。这个费用支出与2014年全国人均卫生费用2582元相比,不得不算作高价药。与此同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并未纳入到201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2010上海增补基本药物目录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大量辅助性用药也为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合理用药是是医院使用药物治疗的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应当是用药标准的核心。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因其是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存在传播传染病的风险,应当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目前该药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免疫力,并没有实际的治疗作用,因此在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科室、诊断分布离散的结果。同时,2015年单处方平均金额接近2000元,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滥用为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从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事实来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在上海市医院的使用现状同时违反了合理用药的三个原则。
危险、无效、价高的辅助用药滥用不仅为患者带来风险、消耗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为社会和公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上海市医院内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滥用需要得到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的警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