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该份榜单以过去一年的业绩为依据,进行排名,今年的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300亿元。500强企业的营业总收入突破了70万亿,实现利润3.2万亿。"千亿俱乐部"成员增加到了172家,其中医药企业为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团3家企业,占比1.7%。对于全国有约4000多家的原料药和制剂企业的医药行业来说,仅有12家涉及医药业务的企业上榜,占比为2.4%。说明医药行业在和其他行业的比较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也折射出我国医药行业高度分散、集中度不高的问题。

       上榜企业排名

       上榜的十二家企业,国企和私企平分秋色,各占据6家。下面将介绍这十二家企业的基本情况。

       1、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将医药作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医药公司,业务范围覆盖研发、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医疗健康、工程技术服务、专业会展、国际经营、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旗下900余家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中国中药6家上市公司。员工总人数11万人。作为一个巨无霸级的大央企,国药集团实现了多个医药行业的规模上的第一,第一个营收超千亿的医药企业,第一个跨入世界500强的医药企业等。该企业在医药分销和连锁零售业务占据了较大比重,医药工业占比较小,没有表现较为突出的产品。

       2、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医药是A+H股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旗下有19家公司,员工总人数4.4万人。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分销与零售,具备独特的产业链综合优势。2017年营业收入1308亿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在其2018年半年度财报中显示,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实现收入96.27亿元,贡献了9.06亿元利润,同比增长21.65%,占据了将近总利润的一半。医药商业主营业务实现收入662.52亿元,贡献了9.1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医药工业利润可观,增长迅速,这离不开其领域聚焦和重点产品聚焦的战略。例如,在2017年报中显示,重点聚焦消化系统和免疫代谢、心血管、全身性抗感染、精神神经以及抗肿瘤等5大领域,销售额过亿的产品有28个。该企业在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方面均表现良好,发展较快,未来5年有望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广药集团拥有广药白云山1家上市公司(A+H股)及成员企业近30家,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 "大南药"(医药制造业务)、 "大健康"、 "大商业"、"大医疗"四大独具广药特色的业务板块。2017年,广药集团完成工商销售收入达到1021亿元,位居2018中国企业500强第165位,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第1名。2018年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广药白云山实现营收148.4亿元,同比增长33.5%,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15%。金戈、小柴胡颗粒、蜜炼川贝枇杷膏、壮腰健肾丸等等重点品种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

       4、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

       复星集团涉及的业务板块众多,其中医药大健康板块是其整个集团的支柱板块。重点企业包括重点企业包括复星医药、复宏汉霖、复星凯特、万邦医药、药友制药、桂林南药等。

       作为复星大健康板块的领头羊,复星医药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2018年上半年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18.59亿,同比增长41.97%,研发投入11.88亿,同比增长89.82%。在国内,其研发实力遥遥领先。截止2018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的在研项目分类及数量见下表:

       在单克隆抗体研发方面,截止2018年上半年,已有9个单抗产品(包括4个创新单抗)、13个适应症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2个单抗产品、1个联合疗法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申请受理,3个产品(均为生物创新药)均于美国、台湾地区获临床试验批准;1个产品(生物创新药)于澳洲大利亚获临床试验批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已报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有望率先打破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

       在小分子创新药研发方面,复星医药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FN-1501注射剂已分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

       和国内绝大多数药企一样,复星医药的仿制药占比也较大,因此其在积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止2018年上半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阿法骨化醇片(立庆)三个产品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5、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谈谈中国500强企业里的12家医药公司

       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药商业板块,在医药工业和研发领域涉及较少。

       6、 扬子江药业集团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现有员工1.万余人,旗下有20多家公司。据工信部发布的行业排名,2014~2017年,扬子江连续4年名列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1名。去年,扬子江集团重点城市医院销售额的前五位依次为神经系统用药(17亿元)、抗感染用药(6亿元)、消化系统用药(3亿元)、抗肿瘤用药(2亿元)、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1亿元)等领域。重点产品的前三位依次为地左辛(16亿元)、左氧氟沙星(3.4亿元)、泮托拉唑(3.3亿元)。

       7、 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该集团为业务分布广泛,涉及到了医药产业(以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但占比较小。其能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医药板块贡献有限。

       8、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致力于成为全产业链医药健康企业集团,员工总人数3万人,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海王生物和海王英特龙。海王生物业务覆盖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及医药研发全产业链,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83.3%。海王英特龙则致力于以现代生物技术与药物制剂技术为创新平台,发展细胞因子类蛋白质治疗药物和预防用生物制品。正在积极进行细胞因子类蛋白质治疗药物以及疫苗的研发工作。

       9、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

       该公司是由重庆市政府于2000年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整合了重庆市市属的化工、医药和盐业等三大行业。其中医药行业主要有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

       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连续十五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16年3月1日前,完成"太极实业"、"西南药业"、"桐君阁"三家上市公司整合为一。2017年集团销售总额达334亿元,2027年将跨越千亿大关。员工总数1.3万人,旗下有13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以及太极医药研究院、重庆中药研究院两大研发机构。中药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品种有15个。其中,在非处方药市场,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在中成药感冒暑湿类排名第一名,太极鼻窦炎口服液在中成药五官科类排名第一名,太极急支糖浆在中成药止咳化痰平喘类第二名,太极通天口服液在中成药头痛失眠类排名第三名。尤其是太极藿香正气液,2017年销售额达到了13.5亿元。该公司表示,在未来十年,要将太极藿香正气液打造成东阿阿胶式的百亿级单品。

       11、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6年,现已成为拥有海内外100余家企业的现代化药业集团。最初以大输液起家,目前其在大输液板块仍占据绝对优势。。2010年以后,公司致力于转型升级,打造输液、抗生素和药物研发的"三发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77.92亿元,同比增加57.68%;实现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加202.17%。其中大输液板块以47.02亿元,占据了总收入的60.34%抗生素方面,科伦川宁项目几经周转,于2018年4月开始全面满产,截止2018年上半年,川宁项目实现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548.06%。在研发方面,王晶翼博士于2012年底加入了科伦集团,担任科伦药物研究院院长,加强了科伦的研发创新实力,自2013年至今,科伦累积投入了32.48亿元研发经费。截止2018年8月,其在研项目443项,获批临床41项,待批生产38项,获批生产10项,其中,获得仿制药物生产批件9项、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生产批件1项。

       12、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要么唯一,要么第一;不求规模最大,但求效益最好;不求品种很多,但求品种最大;专注专科特殊用药;不做大鱼塘里的大鱼,要做小鱼塘里的大鱼;不一定要做火车头,但一定要乘上第一节车厢。"该公司的这六条经营理念,简单但是很深刻,使其从一个抗生素原料小厂成长为国内专科特殊用药制剂大厂,逐渐形成了慢性肾病类、移植免疫类、内分泌类、消化系统类等四大核心领域。目前,销售过亿的产品有7个,其中有两个20亿元级的重磅产品--百令胶囊(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和卡博平(阿卡波糖片)。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3.25 亿元,同比增长 8.7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93 亿元,同比增长 24.19%。

       以上介绍了2018年中国500强企业里的涉及医药业务的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在医药产业链布局和规模方面要表现突出一些,民营企业的亮点则更倾向于创新产品和特色产品。以上评述,属笔者浅见,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指出。

       作者简介:W&D,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对立项调研、专利检索分析、医药行业动态、医药新技术新方法感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与大家分享、探讨医药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