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最难治疗”的一种类型,在年轻女性中更为常见。之所以称为“三阴”,是因为乳腺癌常规的3个主要治疗靶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所以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有效的靶向药,多数患者只能依靠化疗,且疗效不佳,容易复发和转移。
3月9日,这一空白被打破:FDA批准PD-L1抗体Tecentriq与Abraxane(白蛋白紫杉醇)联合使用,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Tecentriq也成为第一款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药物。
除了PD-L1,还有一款耳熟能详的药物在乳腺癌领域展露出潜力,它就是“神药”二甲双胍(Metformin),一款治疗糖尿病的主流药物。
3月6日,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Nature》期刊:来自芝加哥大学癌症研究所的Marsha Rosner教授带领团队以小鼠为模型,证实“二甲双胍+血红素” 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生长。
两款“老”药的首次联合
二甲双胍发现于1922年,自1957年以来一直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负责减少肝 脏的葡萄糖产生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2016年,二甲双胍被评选为美国第四大处方药。近几年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有直接抗癌的潜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比于二甲双胍,血红素(heme)更“老”——1853年科学家们首次从血液中结晶出血红素,现被用于治疗血红素合成缺陷(这一缺陷会引发卟啉症) 。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将这两款老药联合使用。“我们阐明了一种新的机制。” Marsha Rosner表示道。
联合抑制三阴性乳腺癌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血红素的主要抗癌靶点是转录因子BACH1。
BACH1通常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是癌症转移所必须的。这一蛋白会靶向线粒体代谢。它通过与特定DNA序列结合来控制遗传信息的转录速率(从DNA到信使RNA),进而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基因的转录。
当BACH1高表达时,细胞会失去能源供给。更重要的是,研究证实BACH1蛋白并非“必不可少”,所以通过药物抑制它,不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
所以,研究人员推测,利用血红素处理癌细胞后,BACH1表达量会减少,进而导致缺失BACH1的癌细胞改变代谢途径。这一改变,有利于二甲双胍发挥“抗癌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线粒体呼吸)。
小鼠试验证实了这一推测:当血红素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这表明,添加血红素,可以增加癌症对于二甲双胍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强调,BACH1是线粒体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三阴性乳腺癌响应二甲双胍治疗的决定性因素。” Marsha Rosner解释道。
考虑到BACH1除了三阴性乳腺癌之外,还在肺癌、肾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中表达,所以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抗癌策略有望在更多的癌种中发挥潜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