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值得一看,至少可以引起更多人关注医药、关注创新药、关注医保,身处医药行业,笔者认为电影对诺华为代表的医药创新企业的态度是不够中肯的,深深认为创新药本就值得高额的价值回报。创新药高价和医药支付能力,这本就不在一个维度,我们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去看,揉在一起讲,会有各种矛盾和尴尬。
有很多问题,值得一问,创新药中国卖得贵,欧美价格又是多少?全球药王修美乐2017年销售额184亿美金,中国贡献多少?中国2017年抗感染药物销售额与修美乐全球销售额勉强相当,为何无法出现一个千亿人民币级的产品?创新药用不起,中国到底在哪一环缺失?
一. 个别重磅药物中美药品价格对比
笔者选取了几款重磅产品,并对比了药物的中美价格,如上表,重磅药物价格美国同样十分昂贵,对比来看,至少药物在中国的价格其实并没有贵得离谱。
二.全球药王修美乐184亿美金 中国贡献0.02%
目前修美乐在华批准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适应症,修美乐在中国市场一直未打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修美乐中国销售额分别为0.052亿美金,0.060亿美金,0.57亿美金,0.050亿美金,0.049亿美金。
为何如此?笔者认为有几个关键原因:
1. 太贵:类风关、强直、银屑病病程一般较长,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但是7000多元每支的价格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数据显示,类风湿患者修美乐使用率不到3%,而欧美已达到30%-50%以上;
2. 同类产品竞争:中国市场,除了修美乐,还有安进/辉瑞的恩利及其生物类似药益赛普、强克,和强生/默沙东的类克,这是修美乐强劲的竞争产品,目前,修美乐在TNFa市场份额依旧很小。
三.大病面前 我们何时能够不失生命的尊严
1. 国民收入并非中国创新药支付能力弱的根本
创新药价格贵,这在中国、欧美是一样的。
仅仅是因为国民收入水平导致中国创新药支付能力弱吗?
似乎并非如此,之前在跟外国朋友聊天时,惊讶的知道,他们的月收入扣除房贷、各种税、保险和shopping,所剩无几。银行卡几乎难有存款。
笔者看了香港地区和美国的医保体系,发现得益于完善的医保、商业保险以及雇主购买的保险,事实上,个人在医药支付的比例仅为5%左右。
2. 中国医保 VS 欧美医疗保险
中国医保与欧美医疗保险体系具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
a. 中国医保立足"全面+基本" 这种定位必然使医保强调广覆盖,而特殊药物、很多抗肿瘤药物并无法纳入医保体系。
b. 中国商业保险很不完善 我们对比中国和欧美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欧美的商业保险的地位非常重要,体系完善,相比而言,中国大陆医疗商业保险太多需要建设。
3. 重疾面前 我们何时能够不失生命的尊严
"没药可用"是一种悲剧,"有药用不起"同样是一种悲剧。
创新是九死一生,这毫不夸张,我们无法苛责创新药定价过高。在中国,重疾面前,中国所面对的是家庭崩溃、不堪重负、生命无望,已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尊严。
近年,中国强力推进药物审评审批改革,密集出台特殊审批,优先审评政策,开始接受境外临床数据,加速创新药的中国上市进程,但是,中国创新药缺失的并不是某一环,重疾面前,重拾生命的尊严,我们也许还有很长的路。
图片来源: The Costs of Cancer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